主圣臣贤日,求名莫等闲。
直须诗似玉,不用力如山。
草白兵初息,年丰驾已还。
凭将安养意,一说向曾颜。
正值君主圣明、臣子贤良的时代,追求功名不可懈怠。 只需让诗篇如玉般精美,不必费力如山般沉重。 战乱初平,草木已白,丰收之年车驾已归。 请将这安养民生的心意,向曾参、颜回那样的贤人诉说。
本诗艺术特色有三:一是双线结构,明写赴举(前两联),暗写治国(后两联);二是善用对比,“诗似玉”与“力如山”形成审美反差;三是用典自然,“曾颜”既符合僧人身份,又巧妙呼应“安养意”。作为送别诗,突破了个人离情,升华至社会关怀层面,体现了贯休“诗中有道”的创作理念。
全诗以劝勉为主旨,首联点明时代机遇,颔联用“玉”“山”对比强调文采重于蛮力。颈联“草白”“年丰”以简练意象展现社会由乱到治的转变,尾联借圣贤典故升华主题。贯休作为诗僧,语言既含佛家超脱,又具儒家济世精神,形成独特的“清奇”诗风。
此诗作于唐代中晚期,贯休为僧人诗人,常与文人交往。诗中“韩舍人”可能指韩愈,贯休借此诗勉励赴举的陈秀才,并表达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和对贤能之士的推崇,反映了晚唐文人积极入世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