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贯休写给两位为官友人的寄赠之作。讲解时可抓住以下几个要点:
一、 环境描写与心境表达: 诗的前半部分着重描写山居环境的艰险(独住、下难、石多)与特异(香甚),这既是对现实生活的写照,也是诗人坚韧不拔、甘于清苦修行精神的象征。生活环境越艰苦,反而越能衬托出诗人精神的富足与超脱。
二、 人生感悟的抒发: 颈联是全诗的核心。“荏苒新莺老”承接上文,由空间转向时间,感慨美好事物(新莺)亦会随岁月老去;“穷通亦自宽”则笔锋一转,表明诗人已参透人生荣辱得失,达到了无论处境如何都能心安理得、心胸开阔的境界。这是典型的禅宗智慧体现。
三、 对友情的期盼: 尾联运用典故,将友人比作历史上的名士,既表达了尊敬,也暗含了希望他们能像古人一样淡泊名利、追求风雅。诗人邀请友人前来“一吟看”,是希望与友人分享自己领悟到的山林之趣与人生至理,深化了寄诗的情谊主题。
整首诗由景生情,由情入理,层层递进,最终落脚于对友人的诚挚邀请与对超脱生活的赞美,充分展现了诗僧贯休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