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闻新蝉寄桂雍
闻新蝉寄桂雍
贯休 〔唐朝〕
新蝉终夜叫,嘒嘒隔溪濆。
杜宇仍相杂,故人闻不闻。
卷帘花动月,冥目砌生云。
终共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写花
写山
写人
写云
古诗译文
新生的蝉整夜鸣叫,清脆的声音隔着溪水传来。杜鹃的啼声依然夹杂其中,不知故友能否听见。卷起帘子看见花影在月光下摇曳,闭上眼睛仿佛石阶上生出云雾。我终究要辞别这纷扰的尘世,去往西山与鸾鸟仙鹤为伴。
展开
知识点
1. 贯休:唐末五代著名诗僧,字德隐,工诗善画,代表作《献钱尚父》中“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广为流传。 2. 意象运用:蝉在古诗中常象征高洁、悲秋或羁旅之思,杜鹃啼声多寓哀怨;鸾鹤为道教仙禽,体现隐逸求仙思想。 3. 对仗手法:颔联“杜宇仍相杂,故人闻不闻”与颈联“卷帘花动月,冥目砌生云”工整对仗,增强韵律感。 4. 唐末诗风:此诗融合写景、抒情与禅意,反映晚唐诗歌由社会写实向个人内心与自然意境转变的趋势。
展开
古诗注解
嘒嘒(huì huì)
:形容蝉鸣声清脆连绵。
溪濆(fén)
:溪水边。“濆”指水边、河岸。
杜宇
:杜鹃鸟,啼声悲切,常寓哀思。
砌生云
:石阶上仿佛升起云雾,形容静坐冥思时超脱尘世的意境。“砌”指台阶。
谢时
:辞别时世,指脱离尘俗、归隐山林。
鸾鹤群
:与鸾鸟、仙鹤为伴,象征隐逸修仙的生活。
展开
讲解
本诗通过听觉(蝉声、杜鹃)与视觉(花月、云雾)的多重意象交织,由实入虚,逐步深化情感。前四句以虫鸟鸣叫引出对友人的询问,后四句通过动作与冥思过渡,最终点明归隐之志。讲解时可侧重诗人如何以自然景物为媒介,将个人情感升华为禅理追求,并分析“隔溪濆”“砌生云”等短语的空间层次感,体会唐诗“情景交融”的典型特征。
展开
古诗赏析
诗以“新蝉”起兴,夜蝉与杜鹃的杂鸣营造出孤寂氛围,暗含对友人的牵挂。“卷帘花动月”写景细腻,动静结合;“冥目砌生云”则转入禅意冥思,虚实相生。尾联直抒胸臆,以“谢时去”表明归隐之志,“鸾鹤群”的仙境意象升华主题,展现诗人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全诗语言清丽,意境幽远,融合了自然之趣与禅理哲思。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为唐代诗僧贯休所作,寄给友人桂雍。贯休晚年历经战乱(唐末黄巢起义等),深感世事无常,诗中借新蝉、杜宇的鸣叫抒发对故人的思念,并通过“卷帘花动月”“砌生云”等意象表达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反映其作为僧人追求心灵宁静、向往隐逸的情怀。
展开
作者信息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古诗数量:
572
名句数量:
2120
作者其他古诗
1
献钱尚父
1万阅读
2
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1万阅读
3
酷吏词
1万阅读
4
少监三首
1万阅读
5
春过鄱阳湖
1万阅读
6
上留田
1万阅读
7
善哉行
1万阅读
8
富贵曲二首
1万阅读
9
杞梁妻
1万阅读
10
观立翰林真二首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