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秋末江上望
秋末江上望
贯休 〔唐朝〕
莽莽古江滨,纷纷坠叶频。
烟霞谁是主,丘陇自伤神。
吞并宁唯汉,凄凉莫问陈。
尽随流水去,寂莫野花春。
写花
写水
凄凉
古诗译文
在古老苍茫的江边,落叶纷纷不停地飘坠。烟霞美景谁为主宰?面对坟墓令人暗自伤神。吞并天下岂止汉代,凄凉往事莫问陈朝。一切皆随流水消逝,只有寂寞野花点缀春光。
展开
知识点
1.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著名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人 2. 诗歌题材:多反映社会现实和表达隐逸思想,有《禅月集》传世 3. 历史典故:诗中"汉"指汉朝,"陈"指南朝陈国,都是历史上曾经强盛但最终衰亡的王朝 4. 诗歌手法:运用比兴、对比等手法,通过自然景象抒发历史感慨 5. 时代背景:创作于唐末乱世,反映了当时文人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
展开
古诗注解
莽莽
: 形容江面辽阔苍茫的景象
丘陇
: 坟墓,坟丘
吞并宁唯汉
: 吞并天下岂止汉代,指历代王朝都有兴衰更替
莫问陈
: 不要问陈朝旧事,陈朝是南北朝时期南朝最后一个王朝
寂莫
: 同"寂寞",冷清孤寂之意
展开
讲解
这首诗是贯休秋日江边即景抒怀之作。首联描绘江边落叶纷飞的秋景,奠定全诗萧瑟基调。颔联由自然转向人文,发出"烟霞谁是主"的哲学追问,面对丘陇产生人生易逝的伤感。颈联拓宽历史视野,以汉陈两代的兴衰为例,揭示权力更迭的历史规律。尾联收束全诗,以"流水"意象象征时间永恒流逝,而"野花春"的意象则暗示自然循环不息,与人事变迁形成对照。全诗融景入情,借古讽今,在秋日萧瑟的景色中寄寓了对历史兴亡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超脱尘世、静观历史的禅者心境。
展开
古诗赏析
本诗以秋末江景起兴,通过"莽莽古江"、"纷纷坠叶"的萧瑟意象,营造出苍凉悲怆的意境。中间两联由景入情,抒发对历史兴亡的深刻思考,"吞并宁唯汉,凄凉莫问陈"以汉陈两代喻指历代王朝更替,揭示历史循环无常的规律。尾联"尽随流水去,寂莫野花春"以流水喻历史长河,野花春色反衬人事寂寥,形成强烈对比,余韵悠长。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贯休作为诗僧对世事的深刻洞察和超脱感悟。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朝末年社会动荡时期。贯休作为诗僧,亲身经历了唐王朝的衰败过程,在秋末时节伫立江边,目睹落叶纷飞、江水东流的景象,联想到历代王朝兴衰更替,感慨世事无常,遂作此诗抒发对时代变迁的深沉感慨。
展开
作者信息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古诗数量:
572
名句数量:
2120
作者其他古诗
1
献钱尚父
1万阅读
2
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1万阅读
3
酷吏词
1万阅读
4
少监三首
1万阅读
5
春过鄱阳湖
1万阅读
6
上留田
1万阅读
7
善哉行
1万阅读
8
富贵曲二首
1万阅读
9
杞梁妻
1万阅读
10
观立翰林真二首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