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上桂成丛,师庵在桂中。
皆云习凿齿,未可扣真风。
雪洗香炉碧,霞藏瀑布红。
何时甘露偈,一寄剡山东。
石上桂树丛生,师父的庵堂隐于桂树之间。 人们都说您像习凿齿般博学,却难以触及您真正的风采。 白雪洗净了香炉峰的碧绿,晚霞掩映着瀑布的赤红。 何时能收到您的甘露偈语,遥寄到剡山之东?
本诗采用"起承转合"经典结构:首联写景起兴,颔联以典承意,颈联转写庐山奇景暗喻佛法,尾联合于求法之愿。诗中"雪洗""霞藏"的炼字手法,既展现自然之壮美,又暗示佛门清净境界,体现了贯休将禅意融入山水的创作特点。
诗歌前两联以"桂丛藏庵"的意象展现高僧超脱尘世的风骨,后两联"雪洗香炉""霞藏瀑布"的壮丽画面暗喻佛法净化之力。尾联"甘露偈"的期盼,将景、情、理交融,体现贯休"诗中有画,画中有禅"的独特风格。
此诗作于贯休游历庐山期间。诗人仰慕大愿和尚的佛法造诣,以桂树、雪霞等庐山景致为衬,表达对高僧的追慕之情,同时流露出对佛学真谛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