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酬王相公见赠
酬王相公见赠
贯休 〔唐朝〕
孤拙将来岂偶然,不能为漏滴青莲。
一从麟笔题墙后,常只冥心古像前。
九德陶熔空有迹,六窗清净始通禅。
今朝幸捧琼瑶赠,始见玄中更有玄。
古诗译文
我这般孤僻笨拙的性情岂是偶然形成,终其一生也不能成佛如青莲出水。自从接受您的题壁赠诗之后,便常常静心凝神在古佛像前修炼。九种德行熔炼终有修行痕迹,六根清净方能真正通达禅境。今日承蒙您赐赠珠玉般的诗作,才领悟佛法精义中还有更深的玄机。
展开
知识点
1. 贯休:唐末五代著名画僧诗僧,号禅月大师,工诗善画罗汉
2. 青莲意象:佛教圣物,《维摩经》载"目净修广如青莲"
3. 六窗清净:源自《楞严经》,指清净六根方可入禅
4. 九德陶熔:将儒家九德(忠、信、敬、刚、柔、和、固、贞、顺)融入佛教修行
5. 酬答诗:唐代文人交往的重要载体,需符合原诗韵律主题
6. 三教合流:晚唐思想界特征,本诗融合儒释道三家术语
展开
古诗注解
孤拙
:诗人的谦称,指自己性格孤僻笨拙
漏滴青莲
:佛经典故,指修成正果(青莲象征佛性)
麟笔
:对王相公诗文的敬称,麟为祥瑞象征
九德
:九种美德,语出《尚书》
六窗
:佛教术语,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琼瑶
:美玉,喻指王相公的赠诗
玄中更有玄
:道家术语,形容深奥的禅理境界
展开
讲解
本诗展示了佛理诗的独特魅力。首句"岂偶然"设问,暗示修行宿缘;"麟笔题墙"见证文人雅集风尚;"冥心古像"点出僧人本色。最精妙处在"九德陶熔"二句:表面对仗工整,实则以儒家入世道德(九德)与佛家出世修为(六窗)形成张力。结尾"琼瑶"喻诗学价值,"更有玄"语带双关,既指友人诗境玄妙,又喻佛法精深,形成三重境界:文字相酬、禅理相契、佛道相融。全诗以修行悟道为骨,以诗艺应酬为表,展现晚唐士僧交往的独特文化景观。
展开
古诗赏析
本诗为佛理诗典范。首联以"孤拙"自谦开篇,用"漏滴青莲"喻修道境界;颔联追述与王相公的交往;颈联融儒家"九德"与佛家"六窗"于一体,展现三教合流思想;尾联"玄中更有玄"双关语,既赞友人诗作精妙,又喻佛法深奥。全诗对仗工整,用典精当,在应酬诗中注入深沉禅理,形成独特的"禅诗"美学。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晚唐时期。贯休为当时著名诗僧,与名士王相公(或为宰相王溥)相交。王相公此前曾题诗相赠,贯休作此诗酬答。当时佛教禅宗盛行,诗人在诗中既表达对友人厚赠的感激,又展现僧人本色,融入深刻的禅理思考。
展开
作者信息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古诗数量:
572
名句数量:
2120
作者其他古诗
1
献钱尚父
1万阅读
2
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1万阅读
3
酷吏词
1万阅读
4
少监三首
1万阅读
5
春过鄱阳湖
1万阅读
6
上留田
1万阅读
7
善哉行
1万阅读
8
富贵曲二首
1万阅读
9
杞梁妻
1万阅读
10
观立翰林真二首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