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经过吴宫遗址为切入点,展开对吴国兴亡的咏叹。讲解时可抓住几个层次:首先,解析诗歌如何通过“昏暗”、“凄凉”、“妖艳”、“忠臣”等词语概括吴国灭亡的原因,即统治者昏庸、宠幸女色、迫害忠良。其次,分析诗歌的对比手法,如“宫露浊”与“海山青”的对比,突显了自然永恒与人事短暂的哲理。再次,品味颈联景物描写的意境,“侵寒水”、“出杳冥”生动地表现了废墟的荒凉与历史的虚无感。最后,重点讲解尾联的升华意义,诗人由吴国联想到同样建都于江南的“六朝”,发出“何更不惺惺”的质问,这不仅是对历史的总结,更是对晚唐统治者的当头棒喝,警示他们若不吸取教训,唐王朝也难免走向衰亡。整首诗融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结构严谨,意蕴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