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诗以寻访茅山仙洞为线索,描绘了山中清幽奇崛的景色,并抒发了求仙未成的感慨。首联“华阳仙洞口,半岭拂云看”点明地点,营造出高远仙渺的意境。颔联“窈窕穿苔壁,差池对石坛”细致刻画了穿行于苔壁石坛间的路径,凸显了环境的幽深与古奥。颈联“方随地脉转,稍觉水晶寒”由外入内,写行走的感受,地脉转折显出山势之奇,“水晶寒”则传神地写出了洞府的清冷仙境气息。尾联“未果变金骨,归来兹路难”是诗眼的升华,从写景转入抒情,表达了诗人对道教理想的追求以及在现实面前的怅惘,流露出淡淡的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理。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是唐代山水隐逸诗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