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在元和年间侍奉宪宗皇帝,参与昭阳宫的内宴。
千歌百舞数不胜数,最爱的还是《霓裳羽衣舞》。
舞时正值寒食春风天,玉钩栏下香案前。
舞者容颜如玉,不穿寻常俗衣。
虹裳霞帔步摇冠,珠玉饰品叮咚作响。
身姿轻盈似不胜罗绮,聆听乐声时行时止。
磬箫筝笛交替演奏,击打弹吹声悠扬连绵。
散序六奏衣未动,如云慵懒不飞。
中序初入拍,如秋竹裂、春冰融。
舞姿飘然如雪回旋,嫣然一笑似游龙惊鸿。
小垂手后柳枝般柔软,斜曳裙裾如云升起。
眉目含情不胜娇态,衣袖低昂似有深情。
上元仙子招萼绿,王母挥袖别飞琼。
繁音急节十二遍,如珠玉碰撞般铿锵。
翔鸾舞罢收翅,曲终鹤唳长声引。
初见时惊心动魄,凝视谛听仍觉不足。
流落人间八九年,耳中再未闻此曲。
湓城只听山魈语,巴峡唯闻杜鹃啼。
调任钱塘第二年,才有心情问丝竹。
玲珑箜篌谢好筝,陈宠觱栗沈平笙。
清弦脆管纤纤手,教得《霓裳》一曲成。
虚白亭前湖水畔,前后只排练三次。
后因官职变动中断,如今乐工已离散。
今年五月到苏州,朝钟暮角催人老。
忙于公务常熬夜,不听笙歌直到秋。
秋来闲闷忽忆《霓裳》,却无处可问。
闻君辖内多乐工,可有《霓裳》舞者?
答曰七县十万户,无人知晓此舞。
唯寄长歌与我,题作《霓裳羽衣谱》。
四幅花笺碧间红,舞姿实录在其中。
千姿万状清晰可见,恰如昭阳宫中舞。
眼前仿佛见形质,昔日今朝如一梦。
疑是魂梦召唤来,似被丹青画出。
我爱《霓裳》君应知,歌咏诗篇皆为此。
君不见我歌云:惊破霓裳羽衣曲。
又不见我诗云:曲爱霓裳未拍时。
由来能事皆有主,杨氏创声君造谱。
君言此舞难得人,须是倾城绝色女。
吴姬小玉化飞烟,越女西施已成土。
娇花巧笑久寂寥,娃馆苎萝空无人。
如君所言确如此,但请听我一言:
若求国色才传舞,恐此舞将绝人间。
美丑优劣本相近,重在世人如何举。
李娟张态君莫嫌,亦可斟酌教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