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载、齐古二秀才:孟郊的两位友人,“秀才”是唐代对读书人的称呼,并非后世科举制度中的特定功名。
- 洞庭:即洞庭湖,位于今湖南省北部,是唐代文人常游历、题咏的名胜之地,常被赋予空灵、奇幻的意境。
- 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唐代属江南西道,是历史文化名城,因谢朓曾在此任太守而闻名,文风鼎盛。
- 虚空:形容洞庭湖区域水雾弥漫、视野开阔,道路仿佛漂浮在空旷的天际,突出环境的奇幻感。
- 月中下:在月光之下登船出发,点明出行的时间与氛围,营造清幽、静谧的意境。
- 天外风:指从远方天际吹来的风,既写出船行的动力,也暗示行程的辽远与自由。
- 鱼龙波五色:描绘水中鱼龙游动,搅动波浪,阳光或月光照射下呈现五彩斑斓的景象,极写洞庭水景的奇幻。
- 金碧树千丛:形容岸边树木繁茂,枝叶在光影(如夕阳、月光)下呈现出金碧辉煌的色泽,突出景物的华丽。
- 闪怪:指水中闪烁不定、奇异变幻的景象,如鱼龙出没、波浪翻涌等,带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
- 在诚无不通:只要心怀真诚,就能通达任何地方、克服任何困难,体现孟郊对“诚”的重视,也暗含对友人的鼓励。
- 扣奇:探寻奇特的景致;“浩淼”:形容洞庭湖水面广阔无边,突出其壮阔的特点。
- 采异:寻访珍异的风物;“穹崇”:形容山峰高耸入云的样子,此处指宣城附近的高山。
- 物表:超越事物表面,置身于万物之外,指脱离世俗纷扰,体悟自然与精神的高远。
- 高韵:高雅的意韵、情致,此处指自然景物所蕴含的超脱世俗的审美境界。
- 仙公:指仙人或隐士,象征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体现唐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谢守:指谢朓,南朝齐著名诗人,曾担任宣城太守(故称“谢守”),其诗歌风格清新秀丽,对唐代诗歌影响深远,宣城也因他而被称为“谢宣城”。
- 声闻融:指谢朓的声名流传广泛、影响深远,“融”有融合、扩散之意,体现其文风对宣城文化的深远影响。
- 证玉:辨识、鉴定美玉,比喻发现和赏识人才;“易为力”:容易出力、容易做到。
- 辨珉:分辨珉石,珉是一种似玉的石头,质地较差,比喻分辨庸才与人才;“谁不同”:谁能不混淆(人才与庸才),暗含对友人才能的肯定,认为他们能被宣城的文雅环境所赏识。
- 阮籍泪:阮籍是三国魏著名诗人,因不满当时社会现实,常驾车随性而行,走到路的尽头便痛哭而返,即“阮籍途穷”,后以“阮籍泪”象征人生失意、前路困窘的悲叹。
- 泣途穷:因前路困窘而哭泣,此处孟郊安慰友人,认为他们到宣城后能得赏识,不必再像阮籍那样失意悲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