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与元九书,因题书后讲解

原文:《山中与元九书,因题书后》 | 作者:白居易 | 类型:讲解 | 阅读:0

我们先来了解这首诗的整体脉络。诗人开篇便回忆过去,“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勾勒出往昔在朝廷为官时给友人元稹写信的场景,金銮殿这一地点暗示了当时两人在朝堂的身份。紧接着,笔锋一转,“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晚灯前”,点明当下写信的地点是庐山庵中,通过今昔地点的对比,我们能明显感受到诗人境遇的转变。

再看最后两句“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这是全诗情感的高潮。诗人将自己和友人比作“笼鸟槛猿”,既写出了他们当时受到束缚、不得自由的处境,又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而“人间相见是何年”的疑问,则充满了对与友人相见的渴望,却又因现实的阻碍而显得渺茫,将思念与惆怅的情感推向极致。

整首诗语言质朴平实,没有华丽的辞藻,却以真挚的情感打动人心。通过对比和比喻的手法,把复杂的情感具象化,让我们能深刻体会到诗人当时的心境。同时,这首诗也从侧面反映了唐代文人在政治生涯中的波折与无奈,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文学价值。

与山中与元九书,因题书后 相关类型

山中与元九书,因题书后古诗译文古诗译文 山中与元九书,因题书后知识点知识点 山中与元九书,因题书后古诗注解古诗注解 山中与元九书,因题书后讲解讲解 山中与元九书,因题书后古诗赏析古诗赏析 山中与元九书,因题书后创作背景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