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骐骥长鸣》是一首借物咏怀的古诗,以千里马的经历为线索,表达了对人才被发现和重用的渴望。
首先,我们从题目来看,“赋得”表明这可能是一首应制诗或科举考试中的诗,按照规定的题目创作。“骐骥长鸣”则直接点出了诗歌的核心内容是关于千里马的鸣叫。
诗歌开篇便写千里马遇到知己后的异常反应,“嘶鸣忽异常”,这声嘶鸣包含了它复杂的情感,有遇到知己的欣喜,也有对过往压抑的释放。接着“积悲摅怨抑,一举彻穹苍”具体描绘了这种情感的释放,让我们感受到千里马内心的痛苦之深。
再看“迹类三年鸟,心驰五达庄”,这里既回顾了千里马过去的不得志,又展现了它对未来的向往,形成了对比。而“何言从蹇踬,今日逐腾骧”则写出了千里马命运的转折,从困顿到奔腾,充满了希望。
“牛皂休维絷,天衢恣陆梁”描绘了千里马摆脱束缚后的自由状态,这不仅是千里马的愿望,也是所有有才能的人渴望摆脱束缚、施展才华的心声。最后一句“向非逢伯乐,谁足见其长”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告诉我们即使是千里马,如果没有伯乐的赏识,也难以展现其才能,强调了伯乐对于人才的重要性。
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饱满,通过对千里马的刻画,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会人才与赏识者之间的关系,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即使在今天,也能引发我们对人才培养和发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