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诗讲解需注意三个层面:
1. 表层意象:分析"迎仙楼"相关物象的象征意义
2. 历史背景:结合高骈割据淮南、僖宗逃亡蜀地的史实
3. 讽刺艺术:解读"仙境知处所"与"空自造楼台"的反讽张力
教学建议:可对比杜牧《阿房宫赋》,体会唐代文人借建筑批判统治者的传统。
本诗讲解需注意三个层面:
1. 表层意象:分析"迎仙楼"相关物象的象征意义
2. 历史背景:结合高骈割据淮南、僖宗逃亡蜀地的史实
3. 讽刺艺术:解读"仙境知处所"与"空自造楼台"的反讽张力
教学建议:可对比杜牧《阿房宫赋》,体会唐代文人借建筑批判统治者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