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叙事与抒情结合,脉络清晰:首句“谏省新登二直臣”开门见山,点明“李贾二大谏”新任谏官的核心事件,叙事简洁;次句“万方惊喜捧丝纶”转而写天下百姓的反应,以“惊喜”二字传递出民众对贤臣任用的期盼与振奋,将事件影响扩大到“万方”,格局开阔。后两句则由事及理、由人及君,“则知天子明如日”由贤臣任职推断出君主圣明,“肯放淮南高卧人”则将目光转向友人杨八,暗含对贤才任用的进一步期待,情感层层递进,逻辑严密。
2. 比喻生动,褒贬含蓄:以“明如日”比喻天子圣明,既形象贴切,又符合古代对君主贤明的经典喻指,赞颂之情直白而庄重;“高卧人”一词看似描述杨八的闲居状态,实则暗含对其才能未得充分施展的惋惜,以及对君主继续任贤的委婉期盼,用词含蓄,余味悠长。
3. 情感真挚,兼具家国情怀与友人关切:全诗既包含对朝政清明、君主圣明的赞颂(体现家国情怀),也包含对友人杨八的关心与期许(体现私人情谊),二者融合自然。诗人借李、贾二人任职之事,既肯定当下朝政的积极变化,又委婉表达对贤才遍用的渴望,情感真挚深沉,展现出刘禹锡虽历经贬谪却仍心系朝政、重视人才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