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历史矛盾:首句写蜀汉遗民的亡国之耻,次句用"挥刀斫石"的激烈动作表达对投降派的愤恨。后两句以反诘语气,质疑灭蜀将领邓艾为何能与诸葛亮同享祭祀,暗含对历史评价标准的拷问。诗中"死尚羞"与"血食"形成强烈反差,凸显诗人对忠奸善恶的历史反思。
全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历史矛盾:首句写蜀汉遗民的亡国之耻,次句用"挥刀斫石"的激烈动作表达对投降派的愤恨。后两句以反诘语气,质疑灭蜀将领邓艾为何能与诸葛亮同享祭祀,暗含对历史评价标准的拷问。诗中"死尚羞"与"血食"形成强烈反差,凸显诗人对忠奸善恶的历史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