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诗以寄信起笔,营造出一种遥远而亲切的交流氛围。“阴窗砚起津”细节生动,暗示了僧人伏案研文的辛勤与环境的清幽。颔联“烧痕碑入集,海角寺留真”巧妙结合实物(碑)与意境(海角),既体现了林复上人搜集文献的功绩,又烘托出寺庙作为文化传承圣地的神圣与永恒。颈联转写动态景象,“楼憩长空鸟”写静中之动,显出高远闲逸;“钟惊半阙人”则以声写静,衬托出深山的幽寂与僧人的禅定生活。尾联是点睛之笔,由实入虚,将眼前的寺院清景与记忆中京城御沟旁的月下聚会相联系,产生时空交错之感,表达了作者虽处尘世之外(寺院),却因志趣相投、心境相通,而如同在熟悉的雅集环境中一样自在安然。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比与联想,赞颂了僧人的文学追求与淡泊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