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诗记录了王昌龄与友人同访高僧的一次经历,笔墨简练而意境深远。首联“欣逢柏梁故,共谒聪公禅”点明事由,见到故友的欣喜与拜访高僧的虔诚相辅相成。颔联“石室无人到,绳床见虎眠”是诗中警策之句,极力渲染聪上人修行之地的幽寂与神秘,“虎眠”之景既显环境之野逸荒寒,更衬托出高僧修为深厚、能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的境界,充满禅意。颈联“阴崖常抱雪,枯涧为生泉”转入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上句写静穆严寒,下句写生机涌动,一静一动,一阴一阳,暗含佛法能于枯寂中焕发生机的深意。尾联“出处虽云异,同欢在法筵”是主题升华,诗人将仕途(出)与隐居(处)的不同路径统一于对禅悟的共同体验与喜悦之中,表达了超越世俗身份、追求精神共鸣的理想。全诗由叙事起,以写景承,以议论合,语言质朴而内涵丰富,展现了盛唐诗歌融情于景、寓理于事的典型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