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汴州沿岸的秋日风光,充满了自然之趣。首联“古木晓苍苍,秋林拂岸香”从整体入手,勾勒出清晨时分古木苍翠、秋林飘香的景象,奠定了清新自然的基调。
颔联“露珠虫网细,金缕兔丝长”聚焦于细微之物,露珠、细网、菟丝子,这些细小的景物在诗人笔下清晰可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金缕”一词更添色彩之美。
颈联“秋浪时回沫,惊鳞乍触航”转而描写水色与水中生物,秋浪、泡沫、受惊的鱼儿碰触船舷,动静结合,为画面增添了生机与动感。
尾联前两句“蓬烟拈绿线,棘实缀红囊。乱穗摇鼯尾,出根挂凤肠”继续描绘岸边植物,运用比喻的手法,将蓬草、棘实、乱穗、树根等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如“鼯尾”“凤肠”的比喻,新颖奇特,富有想象力。
最后“聊持一濯足,谁道比沧浪”由景生情,诗人姑且濯足,却又感慨此地之水难以与沧浪相比,既表达了对眼前景色的欣赏,又隐约透露出一种对高洁境界的向往或些许怅然之情,使诗歌余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