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来整体把握这首诗的基调,它是一首送别诗,却不仅仅是简单的离别之情,更多的是对友人仕途遭遇的感慨。
首联“三年游宦也迷津,马困长安九陌尘”,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展现友人的处境。“三年”表明时间不短,“游宦”点出身份,“迷津”则直接点出其不得志的状态。“马困”和“九陌尘”则通过具体的意象,让我们感受到友人在长安官场奔波的劳累和艰难。
颔联“都作无成不归去,古来妻嫂笑苏秦”,是全诗的情感重点。“都作无成”概括了失意者的共同命运,而引用苏秦的典故,让这种感慨有了历史的厚度。苏秦的故事大家可能有所了解,他早年不得志时受到家人的冷遇,后来成功后风光无限。诗人在这里用这个典故,一方面是说友人如今的处境就像当年的苏秦一样,可能会受到他人的轻视;另一方面也可能暗含着对友人未来能有所成就的期盼,毕竟苏秦后来也获得了成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恰当的用典,将对友人的同情、对世态的感慨融入其中,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