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寺贞上人院》是晚唐诗人郑巢的一首五言律诗,通过对瀑布寺贞上人院景物的细致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寺院清幽环境的喜爱和对贞上人的思念。
开篇从远景入手,"林疏多暮蝉"描绘了傍晚时分树林稀疏、蝉鸣阵阵的景象,"师去宿山烟"则点出贞上人已离去,宿于山间烟雾之中,既写出了环境的宁静,又带出了一丝惆怅。
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寺院内部,"古壁灯熏画"写出了寺院的古老,壁画在灯光的熏照下更显古朴;"秋琴雨润弦"则增添了几分雅致,秋雨滋润琴弦,仿佛能听到悠扬的琴声在寺院中回荡。
颈联描写了寺中的生活场景,"竹间窥远鹤"展现了观察远鹤时的悠闲,"岩上取寒泉"则体现了劳作的质朴,这两句生动地描绘出僧人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
最后,诗人由眼前的景象联想到贞上人,"西岳沙房在"说明禅房依旧,而"归期更几年"则抒发了对贞上人归来的期盼和不知归期的无奈,情感真挚动人。
整首诗以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简洁而意蕴丰富,让我们感受到了晚唐时期山水禅诗的独特魅力,也体会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