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送琇上人
送琇上人
郑巢 〔唐朝〕
古殿焚香外,清羸坐石棱。
茶烟开瓦雪,鹤迹上潭冰。
孤磬侵云动,灵山隔水登。
白云归意远,旧寺在庐陵。
写雪
写山
写水
写茶
写云
古诗译文
在古老的殿堂外焚香,清瘦的僧人坐在石棱上。煮茶的烟雾融化了瓦上的积雪,鹤的足迹印在潭冰上。孤独的磬声侵入云中飘动,灵山隔着水流仿佛可登。白云归去的意向遥远,旧的寺庙位于庐陵。
展开
知识点
作者郑巢:唐朝诗人,诗风清丽,生平记载较少。诗体:五言律诗,共八句。主题:送别诗,融合佛教元素。意象:如茶烟、鹤迹、灵山等,常见于禅诗。地名:庐陵,今江西吉安,历史上有名。
展开
古诗注解
古殿
: 指古老的佛殿。
清羸
: 清瘦羸弱,这里形容僧人。
石棱
: 石头的棱角。
茶烟
: 煮茶时产生的烟雾。
瓦雪
: 屋顶瓦片上的积雪。
鹤迹
: 鹤的足迹。
潭冰
: 潭水结的冰。
孤磬
: 孤独的磬声,磬是佛教乐器。
灵山
: 指仙山或佛教圣地。
庐陵
: 地名,今江西吉安。
展开
讲解
这首诗通过具体物象的描写,如“古殿焚香”、“清羸坐石棱”,展现了僧人的清修生活。“茶烟开瓦雪”化静为动,富有生机。“鹤迹上潭冰”则暗示高洁。后两联由近及远,由实入虚,“孤磬侵云动”将声音视觉化,增强意境;“灵山隔水登”表达可望不可即的超脱。尾联点出归意和旧寺,深化送别主题。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唐代送别诗中的佳作,反映了诗人对禅意生活的向往。
展开
古诗赏析
《送琇上人》以精炼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静谧的寺院送别图。通过“焚香”、“茶烟”、“鹤迹”等意象,营造出空灵脱俗的意境。诗中“孤磬侵云动”一句,以声衬静,更显深远。尾联“白云归意远,旧寺在庐陵”,既点明送别之地,又寓含归隐之思,余韵悠长。整体语言简练,对仗工整,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高度。
展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朝诗人郑巢所作,为送别一位名叫琇的僧人(上人是对僧人的尊称)。诗中通过描绘寺院景象,表达了送别时的宁静与超脱,可能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依依不舍和对佛门清净的向往。郑巢生平不详,但诗作多涉山水禅意,此诗或作于一次实际送别场合。
展开
作者信息
郑巢,[唐](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不祥,钱塘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大中间,举进士。姚合为杭州刺史,巢献诗游其门馆。合颇奖重,凡登览燕集,巢常在侧。后不仕而终。巢著有诗一卷,《唐才子传》传于世。
古诗数量:
30
名句数量:
112
作者其他古诗
1
送人赴举
1万阅读
2
楚城秋夕
1万阅读
3
送象上人还山中
1万阅读
4
送袁肇归山阴
1万阅读
5
秋日陪姚郎中登郡中南亭
1万阅读
6
赠蛮僧
1万阅读
7
送边使
1万阅读
8
寄贞法师
1万阅读
9
送魏校书赴夏口从事
1万阅读
10
瀑布寺贞上人院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