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江上几层,峭壁半垂藤。
殿锁南朝像,龛禅外国僧。
海涛摏砌槛,山雨洒窗灯。
日暮疏钟起,声声彻广陵。
盘绕的江水向上流淌几层,陡峭的岩壁半悬着藤蔓。 殿内锁着南朝时期的佛像,佛龛中坐着来自异域的僧人。 海涛拍打着石砌的栏杆,山雨敲打着窗前的灯火。 日暮时分稀疏的钟声响起,一声声传遍广陵城。
这首诗通过描绘甘露寺的景色和氛围,展现了唐代佛教文化的繁荣和诗人对自然与宗教的感悟。诗中“盘江”“峭壁”等意象勾勒出寺庙的险峻环境,“南朝像”“外国僧”则体现了寺庙的历史底蕴和国际交流。后两联通过“海涛”“山雨”“疏钟”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空灵幽静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唐代山水诗和佛教诗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以甘露寺为背景,描绘了寺庙的壮丽景色和佛教氛围。首联写江水蜿蜒、峭壁藤蔓,展现寺庙的险峻环境;颔联写殿内佛像和外国僧人,突出寺庙的历史底蕴和国际交流;颈联写海涛拍栏、山雨洒灯,渲染出一种空灵幽静的意境;尾联写日暮钟声,以声传情,余韵悠长。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唐代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感悟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周繇登临甘露寺时所作。甘露寺位于今江苏镇江,是南朝时期著名的佛教寺庙。唐代佛教兴盛,寺庙不仅是宗教场所,也是文人雅士登临游览、抒发情怀的地方。周繇在登临甘露寺时,被寺庙的壮丽景色和佛教氛围所感染,写下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