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行李半波涛,滩树枝枝拂戏猱。
初著蓝衫从远峤,乍辞云署泊轻艘。
山村象踏桄榔叶,海外人收翡翠毛。
名宦两成归旧隐,遍寻亲友兴何饶。
南行的路途半程是汹涌波涛,滩头的树枝轻拂嬉戏的猿猱。 初次穿上蓝衫从远山而来,刚辞别官署停泊轻快的小船。 山村中大象踏过桄榔树叶,海外之人收集翠鸟的羽毛。 功名与宦途皆已成就,归隐故里遍访亲友兴致何其高昂。
本诗艺术特色有三:其一,意象组合巧妙,如"波涛-戏猱""象踏-人收",动静相映;其二,时空跨度大,从朝廷到海外,展现唐人开阔视野;其三,尾联转折自然,"名宦"与"旧隐"本矛盾,却用"兴何饶"消解张力。周繇作为"咸通十哲"之一,此诗可见其炼字精当(如"拂""泊")、对仗工稳(颔联、颈联)的特点。
全诗以空间转换为线索:首联写旅途艰险与自然野趣;颔联"初著""乍辞"展现身份转变;颈联"象踏桄榔""人收翡翠"用岭南特有风物烘托地域特色;尾联点明主旨——友人功成身退的洒脱。诗中"半波涛"与"兴何饶"形成张力,体现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此诗为唐代周繇送友人杨环归乡之作。杨环时任校书郎(掌典籍校勘),辞官返回广南(今两广地区)。诗中既描绘了岭南风物,又暗含对友人淡泊名利的赞赏,反映了中晚唐士人"功成身退"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