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洲头夜泊船,此时形影共凄然。
难归故国干戈后,欲告何人雨雪天。
箸拨冷灰书闷字,枕陪寒席带愁眠。
自嗟落魄无成事,明日春风又一年。
在鹦鹉洲头停泊夜船,此时形单影只倍感凄凉。 战乱后难以回到故乡,雨雪天又能向谁倾诉衷肠? 用筷子拨弄冷灰写下烦闷字句,伴着寒枕凉席带着忧愁入眠。 自叹落魄一事无成,明日春风又将迎来新的一年。
本诗讲解需注意三个层面:一是抓住"冷灰""寒席"等意象群的寒寂特征;二是理解"干戈后"的时代背景对个人命运的影响;三是体会尾联"又一年"中蕴含的循环式时间焦虑。教学时可对比杜甫《旅夜书怀》,分析不同时代文人相似的羁旅情怀。
全诗以"凄然"为基调,通过"夜泊""雨雪""冷灰""寒席"等意象层层渲染孤寂氛围。颈联"箸拨冷灰书闷字"以细节描写展现诗人贫寒境遇,尾联"明日春风又一年"暗含时光虚度的无奈。诗人将个人命运与时代苦难结合,语言凝练沉郁,堪称晚唐羁旅诗代表作。
此诗作于晚唐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发。来鹄科举不第,长期漂泊异乡,除夕夜独宿鄂渚(武昌)江边,触景生情写下这首羁旅愁怀之作,抒发了乱世中文人的落魄之感和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