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峨双髻山,瀑布泻云间。
尘世自疑水,禅门长去关。
茯神松不异,藏宝石俱闲。
向此师清业,如何方可攀。
巍峨的双峰山高耸入云,瀑布从云间飞泻而下。 尘世中人自会疑惑这水从何而来,禅门却长久地关闭着。 茯神与松树并无二致,藏宝的石头也都显得闲适。 面对这清净的修行之地,如何才能攀上这样的境界呢?
这首诗通过对双峰山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清净修行生活的向往。首联写山势的高峻和瀑布的壮丽,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颔联通过对比尘世和禅门,突出了修行之地的清净。颈联以茯神和藏宝石为喻,表现了修行者内心的宁静和富足。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修行境界的向往和自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佛教境界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以双峰山为背景,通过描绘山势的高峻和瀑布的壮丽,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诗人通过对禅门、茯神、藏宝石等意象的运用,表达了对清净修行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佛教境界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周朴赠送给双峰山和尚的作品。周朴生活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他本人也经历了仕途的坎坷,因此对佛教的清净境界产生了向往。诗中通过对双峰山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修行生活的赞美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