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不如南地暖,江南好断北人肠。
燕脂桃颊梨花粉,共作寒梅一面妆。
江北不如江南温暖,江南的美景却让北方游子肝肠寸断。 那胭脂般的桃花、梨雪般的粉白,与寒梅共同妆点出冬日里的一抹惊艳。
此诗可从三个层面解读: 1. 自然意象:通过桃、梨、梅的并置,打破季节界限,展现冬日生机; 2. 情感内核:表面写梅,实则抒写游子对南北差异的敏感与乡愁; 3. 艺术手法:末句“共作”二字将矛盾意象统一,体现诗人对复杂美的捕捉能力。建议结合晚唐历史背景,体会诗中隐晦的时代哀音。
全诗以对比手法展开:首句写南北气候差异,次句转折,指出江南美景反成游子之痛。后两句巧妙将桃花、梨花与寒梅并置,以“共作一面妆”化解冬春界限,既突出梅花的孤傲,又暗喻人生境遇的复杂。语言凝练,意象鲜明,情感含蓄深沉,体现了晚唐诗风细腻哀婉的特点。
此诗为唐代诗人崔涂所作,具体创作时间不详。诗人可能身处江南,目睹梅花凌寒独放,联想到北方与南方的气候差异,以及游子羁旅之思。晚唐社会动荡,文人多怀漂泊之感,诗中“北人肠”或暗含时代背景下个人的身世之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