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送云卿上人游安南
送云卿上人游安南
李洞 〔唐朝〕
春往海南边,秋闻半夜蝉。
鲸吞洗钵水,犀触点灯船。
岛屿分诸国,星河共一天。
长安却回日,松偃旧房前。
写水
古诗译文
春天前往海南边,秋天听到半夜的蝉鸣。
鲸鱼吞没洗钵的水,犀牛触碰点灯的船。
岛屿分隔着各个国家,星河共处一片天空。
回到长安的那一天,松树低垂在旧房前。
展开
知识点
1. 安南:唐代对越南北部的行政区划名称,治所在今河内。 2. 洗钵:佛教术语,僧人饭后清洁食器的仪式,象征去除杂念。 3. 犀角灯:古代用犀牛角制作灯罩,传说能避水雾,常用于航海。 4. 李洞:晚唐诗人,诗风奇崛险怪,与贾岛并称“岛洞”。 5. 星河意象:唐诗中常以“共一天”表达虽隔山海、心意相通的情感。
展开
古诗注解
安南
:唐代对越南的称呼,泛指南方边远地区。
洗钵水
:僧人洗涤钵盂的水,暗指佛教文化传播。
犀触点灯船
:犀牛角触碰船只的灯火,象征异域的神秘与危险。
星河共一天
:虽身处异国,但仰望同一片星空,暗含思乡之情。
松偃旧房前
:以松树低垂的静谧画面,隐喻时光流逝与人事变迁。
展开
讲解
本诗艺术特色有三:一是时空压缩手法,通过“春往-秋闻”“鲸吞-犀触”等意象快速切换,营造出万里跋涉的动感;二是虚实相生,将真实的南海风物(岛屿、星河)与想象场景(鲸吞水、犀触船)结合;三是结尾留白,以静态的松树画面收束全篇,引发对人生漂泊的哲思。诗中“共一天”的星河意象,后来被苏轼“千里共婵娟”化用,成为古典诗歌的经典表达。
展开
古诗赏析
全诗以时空跳跃的笔法展开:首联“春往”“秋闻”形成时间张力;颔联“鲸吞”“犀触”以夸张的想象渲染异域奇景;颈联“分诸国”“共一天”在地理分隔中寻求精神共鸣;尾联“松偃旧房”的静谧画面与前半篇的壮阔形成反差,暗含物是人非的禅意。诗人将送别之情融入奇幻的南国风物,展现出唐代边塞诗的浪漫特质。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为唐代诗人李洞送别僧人云卿前往安南(今越南)时所作。唐代佛教兴盛,僧侣常远行求法或传教,安南作为南方边陲,既有异域风情又充满未知风险。诗中通过时空交错的意象,既描绘了旅途的奇幻,又寄托了对友人归来的期盼。
展开
作者信息
李洞,字才江,京兆人。苦吟作诗,诗风奇峭。
古诗数量:
186
名句数量:
679
作者其他古诗
1
古柏
1万阅读
2
赠庞炼师
1万阅读
3
赠唐山人
1万阅读
4
绣岭宫词
1万阅读
5
宿凤翔天柱寺穷易玄上人房
1万阅读
6
维摩畅林居
1万阅读
7
中秋月
1万阅读
8
鄠郊山舍题赵处士林亭
1万阅读
9
河阳道中
1万阅读
10
赋得送贾岛谪长江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