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登昭福寺楼
登昭福寺楼
李九龄 〔唐朝〕
旅怀秋兴正无涯,独倚危楼四望赊。
谷变陵迁何处问,满川空有旧烟霞。
古诗译文
旅途中秋日的感怀与诗兴正无边无际,独自倚靠在高楼上向四方远望。山谷变易、陵墓迁移,如今该向何处追问?唯有满江的烟霞依旧如昔。
展开
知识点
1. 李九龄:晚唐诗人,生平不详,存诗十余首,风格沉郁苍凉。 2. 昭福寺:唐代著名寺院,具体位置已不可考,多见于唐诗中。 3. 谷变陵迁:典出《诗经·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喻世事巨变。 4. 烟霞意象:在唐诗中常象征自然永恒或隐逸情怀,如王维“空山新雨后”的烟霞描写。
展开
古诗注解
旅怀
:旅途中的情怀。
秋兴
:秋日引发的诗兴或感慨。
无涯
:无边无际,形容思绪深远。
危楼
:高楼。
四望赊
:向四方远望,视野开阔。
谷变陵迁
:比喻世事变迁,山河改易。
旧烟霞
:昔日的自然景色,暗含物是人非之感。
展开
讲解
此诗艺术特色有三:一是时空交织,通过“秋兴”与“旧烟霞”将当下与历史勾连;二是对比手法,“变”与“旧”的冲突强化了沧桑感;三是含蓄用典,“谷变陵迁”暗含对《诗经》典故的化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关注唐代羁旅诗中的登高意象与历史反思。
展开
古诗赏析
全诗以秋日登楼为切入点,通过“旅怀”“秋兴”的渲染,展现诗人孤独苍茫的心境。后两句以山河巨变与烟霞依旧形成强烈对比,凸显历史变迁中的永恒与无常。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唐代羁旅诗中的佳作。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为唐代诗人李九龄登临昭福寺楼时所作。唐代中后期社会动荡,诗人常借登高望远抒发对世事变迁的感慨。诗中“谷变陵迁”暗喻安史之乱后的山河破碎,而“旧烟霞”则寄托了对盛唐气象的追忆。
展开
作者信息
李九龄生卒年不详。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末进士。入宋,又中太祖乾德二年(公元964年)进士第三名。一说乾德五年(公元967年)进士(《瀛奎律髓》卷四八)。尝为蓬州蓬池令(《舆地纪胜》卷一八八)。 开宝六年(公元973年)与卢多逊、扈蒙等同修《五代史》。李九龄生活在唐宋之交,因社会动荡,一生抱负难以伸展。著有《李九龄诗》一卷,皆七言绝句。《全唐诗》录存二十三首。
古诗数量:
44
名句数量:
110
作者其他古诗
1
寒梅词
1.1万阅读
2
山舍偶题
1万阅读
3
荆溪夜泊
1万阅读
4
读三国志
1万阅读
5
旅舍卧病
1万阅读
6
上清辞五首
1万阅读
7
过相思谷
1万阅读
8
春行遇雨
1万阅读
9
登楼寄远
1万阅读
10
宿张正字别业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