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弦一弄武陵深,六幕天空万里心。
吴苑歌骊成久别, 楚峰回雁好归音。
十千美酒花期隔,三百枯棋弈思沈。
莫上孤城频送目,浮云西北是家林。
高弦一弄武陵深,六幕天空万里心。
吴苑歌骊成久别, 楚峰回雁好归音。
十千美酒花期隔,三百枯棋弈思沈。
莫上孤城频送目,浮云西北是家林。
高妙的琴弦一弹奏,仿佛置身于幽深的武陵源,天地四方空旷辽阔,承载着我万里之外的思绪。
在吴地的园囿唱着离别之歌,如今已是长久分别,楚地山峰上飞回的大雁,带来了美好的归乡音讯。
价值十千的美酒,因花期相隔而无法共饮,三百局围棋对弈,沉思的思绪深沉。
不要登上孤独的城楼频频放眼眺望,那浮云西北方就是家乡的树林。
1. 诗歌体裁:此诗为七言律诗,全诗共八句,每句七个字,颔联、颈联对仗工整,符合律诗的格律要求。
2. 意象运用:诗中运用了“武陵”“回雁”“浮云”等意象,“武陵”常与隐逸、幽静相关;“回雁”多与思乡、传信相联系;“浮云”常用来寄托漂泊、思念之情。
3. 典故相关:“歌骊”涉及古代离别时唱骊歌的典故,骊歌原是《诗经》中的篇名,后成为离别之歌的代称。
4. 地理名词:诗中“吴苑”“楚峰”“昭潭”均为地理相关名词,分别代指不同的地域,体现了诗人与友人相隔的空间距离。
《寄昭潭王中立》是胡宿写给友人王中立的一首七言律诗,主要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自身的思乡之情。
开篇通过“高弦一弄武陵深”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仿佛在琴声中进入了深远的境界,而“六幕天空万里心”则将内心的思绪放大到天地之间,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心中那份广阔而深沉的情感,既有对友人的牵挂,也有对远方的向往。
接着,诗人回忆起与友人在吴地分别的场景,“吴苑歌骊成久别”点明了分别已久,而“楚峰回雁好归音”则透露出对收到友人消息的期盼,楚地的大雁飞回,像是带来了友人可能归来的好消息,这里的“回雁”意象用得很妙,把对友人的思念寄托在自然景物上。
颈联则转入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十千美酒花期隔”说的是曾经和友人共饮美酒的时光,如今却因各种原因无法相聚,“三百枯棋弈思沈”则回忆起一起下围棋时的专注与投入,这些细节都充满了对往昔相聚的怀念。
最后,诗人劝友人“莫上孤城频送目”,不要总是登上城楼眺望,因为“浮云西北是家林”,那西北方的浮云之下就是家乡,这句看似劝诫,实则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也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和友人可能都有着浓浓的思乡之愁。
整首诗格律严谨,意象丰富,情感真挚,通过对景物、事件的描写,把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家乡的眷恋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这首诗情景交融,将对友人的思念与思乡之情巧妙结合。首联以“高弦一弄”起兴,营造出幽深空灵的意境,“六幕天空万里心”则开阔了视野,把内心的思绪延伸至万里之外,奠定了全诗悠远的基调。
颔联“吴苑歌骊成久别,楚峰回雁好归音”对仗工整,通过“吴苑”“楚峰”点明分别的地点与友人所在之地,“歌骊”“回雁”则强化了离别与盼归的情感,流露出对久别友人的思念和对收到归音的期盼。
颈联“十千美酒花期隔,三百枯棋弈思沈”回忆往昔与友人共饮美酒、对弈围棋的欢乐时光,“花期隔”“弈思沈”则暗示了如今的分别与对过往的深切怀念,细节描写生动,情感真挚。
尾联“莫上孤城频送目,浮云西北是家林”以劝诫的口吻收尾,实则更强烈地表达了思乡之情,“浮云西北”的意象,将思乡的愁绪寄托于景物之中,余味悠长。全诗语言清丽,情感细腻,意境深远,是一首饱含深情的寄友佳作。
胡宿是唐朝诗人,此诗题为《寄昭潭王中立》,可知是诗人写给昭潭(今湖南湘潭一带)的友人王中立的作品。从诗中内容来看,诗人与友人分别已久,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当时诗人可能身处异地,与友人天各一方,通过诗歌抒发彼此分别后的牵挂、对过往相聚时光的回忆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