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围绕“闻子规”这一核心事件展开。首句“春残杜宇愁”奠定了全诗哀愁的基调,既是春尽之愁,也是鸟鸣之愁,更是诗人心头之愁。“越客思悠悠”则点明了抒情主人公的身份和情感状态。接下来的两联具体描绘了“途中”的环境:雨后孤村,落花远水,风声呜咽,花色如血。这些景物无不带着孤寂、飘零、悲戚的色彩,与诗人的愁思相互映衬、相互生发。尤其是“血应流”三字,将听觉(啼声)、视觉(花色)与心理感受(哀痛)紧密结合,极具感染力。最终,所有这些外在的刺激都汇聚成诗人内心强烈的思乡冲动,化作“频回首”的动作和“家山隔几州”的沉重叹息。讲解此诗,应着重分析景物描写如何服务于情感表达,以及典故的巧妙运用对深化主题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