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多胜景,偏称二君游。
松径苍苔合,花阴碧涧流。
倾壶同坐石,搜句共登楼。
莫学天台客,逢山即驻留。
庐山有众多美景,最宜两位君子游览。苍翠松径青苔密布,山花掩映碧溪流淌。倾壶对坐青石之上,寻句共登高楼远眺。莫学天台山的隐士,逢山便驻留忘返。
全诗以工整对仗勾勒庐山胜景,通过"松径苍苔""花阴碧涧"等意象营造幽深意境。颈联"倾壶""搜句"展现文人雅趣,尾联用"天台客"典故作反衬,劝勉友人莫贪恋山水而忘志向。全篇融写景、叙事、议论于一体,体现唐人送别诗"既伤别又励志"的特色。
此诗创作于唐末社会动荡时期,庐山作为文人隐逸与游览的胜地,常成为送别友人的场景。李中作为晚唐诗人,通过山水送别诗寄托对友人期许,既展现自然之美,又暗含人生处世的劝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