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对雨寄朐山林番明府
对雨寄朐山林番明府
李中 〔唐朝〕
竟日如丝不暂停,莎阶闲听滴秋声。
斜飘虚阁琴书润,冷逼幽窗梦寐清。
开户只添搜句味,看山还阻上楼情。
遥知公退琴堂静,坐对萧骚饮兴生。
写山
古诗译文
整日细雨如丝不停歇,闲步莎草台阶听秋雨滴落声。
雨丝斜飘进虚掩的楼阁,琴书沾染湿气;寒意透入幽窗,梦境也变得清冷。
开门只为增添觅句的兴致,望山却阻隔了登楼远眺的雅情。
遥想您公退后琴堂静谧,独坐面对萧瑟雨景,饮酒的兴致油然而生。
展开
知识点
唐代县令别称:明府、大尹、少府 莎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常生长于湿地,《楚辞》中即有"青莎杂树兮"的描写 琴堂典故:源自孔子弟子宓子贱"鸣琴而治"的治国理念 晚唐文人群体特征:仕隐矛盾加剧,诗中常出现"公退""隐居"对立意象 律诗对仗规则:此诗颔联"斜飘-冷逼""虚阁-幽窗"为工对,颈联"开户-看山"为流水对
展开
古诗注解
朐山林番明府
:指时任朐山县令的林姓友人,"明府"为唐代对县令的尊称。
莎阶
:长满莎草的台阶,莎草多生于潮湿处。
虚阁
:空敞的楼阁,此处指诗人居所。
搜句
:推敲诗句的创作过程。
琴堂
:县令办公之所,典出《吕氏春秋》"宓子贱弹琴治单父"。
萧骚
:形容风雨吹拂草木的声音,此处代指雨景。
展开
讲解
本诗讲解需注意三个重点:其一,把握"雨"的意象多重性——既是自然现象,又是情感载体,更是连接"仕"与"隐"的媒介;其二,理解尾联的悬想手法,通过想象友人场景反衬自身处境;其三,注意诗中感官描写的层次性,从听觉(滴秋声)到触觉(冷逼)再到视觉(看山),最后升华为综合性的"饮兴"。这种层层递进的描写方式,正是晚唐律诗精工化的典型表现。
展开
古诗赏析
全诗以"雨"为脉络展开四重意境:首联以听觉写雨之绵长,莎阶滴雨声烘托孤寂;颔联从触觉写雨之清寒,琴书染湿、幽窗生冷凸显文人雅趣;颈联转折写雨中创作状态,搜句看山展现文人本色;尾联遥想友人场景,形成"隐者听雨"与"仕者观雨"的镜像对照。诗中"琴书""搜句""琴堂"等意象群,完整呈现了唐代文人的精神世界。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晚唐时期,李中仕途失意隐居期间。时值秋雨连绵,诗人独居山野,触景生情写下这首寄赠友人的七律。诗中既描绘了清冷幽寂的隐居生活,又通过"琴堂"意象表达对友人仕宦生活的想象,体现唐代文人"仕"与"隐"的矛盾心理。
展开
作者信息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李中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
古诗数量:
295
名句数量:
1054
作者其他古诗
1
渔父二首
1万阅读
2
暮春怀故人
1万阅读
3
春苔
1万阅读
4
魏夫人坛
1万阅读
5
献乔侍郎
1万阅读
6
喜春雨有寄
1万阅读
7
春日作
1万阅读
8
钟陵禁烟寄从弟
1万阅读
9
思旧游有感
1万阅读
10
腊中作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