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吉水县酬夏侯秀才见寄
吉水县酬夏侯秀才见寄
李中 〔唐朝〕
启鉴悠悠两鬓苍,病来心绪易凄凉。
知音不到吟还懒,锁印开帘又夕阳。
凄凉
夕阳
古诗译文
铜镜中映出我两鬓斑白的模样,病中心绪愈发容易感到凄凉。
知音难觅让我懒得再吟诗抒怀,锁好官印掀开帘幕又见夕阳。
展开
知识点
1. 唐代县尉职责:主管治安捕盗,品阶在县令、县丞之下 2. "秀才"在唐代指通过州县考试的学子,不同于明清的科举称谓 3. 古代铜镜需定期磨镜保持光亮,"启鉴"反映唐代士人的晨起仪容整理 4. 诗中的"夕阳"意象在唐诗中常象征:a) 仕途迟暮 b) 人生晚年 c) 王朝衰微
展开
古诗注解
吉水县
:今江西吉水县,唐代属江南西道吉州。
启鉴
:打开铜镜。"鉴"为古代铜镜的雅称。
锁印
:唐代官员下班时需将官印封存,此处指结束公务。
开帘
:掀开官署的帘幕,暗示独处时的孤寂。
展开
讲解
这首诗的独特价值在于真实记录唐代基层官吏的生存状态。首句"启鉴"动作暗含对衰老的惊觉,次句"病来"将生理痛苦转化为心理凄凉。第三句转折点明"知音难觅"的核心困境,尾句"锁印"与"开帘"形成封闭与开放的对比,夕阳意象既写实景又隐喻人生晚景,体现唐诗"情景交融"的典型特征。
展开
古诗赏析
全诗以"鬓苍"、"病来"、"夕阳"三个意象串联,形成衰老-疾病-暮色的情感递进。后两句运用"知音不到"与"又见夕阳"的虚实对照,展现唐代知识分子"仕与隐"的矛盾心理。锁印开帘的细节描写,生动体现古代官吏的日常状态。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李中晚年任吉水县尉期间。唐代县尉为九品小官,诗人身患疾病,又感怀知音难觅,在某个公务结束的黄昏写下这首酬答友人夏侯秀才的诗作,反映唐代下层官吏的典型心境。
展开
作者信息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李中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
古诗数量:
295
名句数量:
1054
作者其他古诗
1
渔父二首
1万阅读
2
暮春怀故人
1万阅读
3
春苔
1万阅读
4
魏夫人坛
1万阅读
5
献乔侍郎
1万阅读
6
喜春雨有寄
1万阅读
7
春日作
1万阅读
8
思旧游有感
1万阅读
9
钟陵禁烟寄从弟
1万阅读
10
腊中作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