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送姚端先辈归宁
送姚端先辈归宁
李中 〔唐朝〕
知君归觐省,称意涉通津。
解缆汀洲晓,张帆烟水春。
牵吟芳草远,贳酒乱花新。
拜庆庭闱处,蟾枝香满身。
写花
写水
写草
写酒
古诗译文
知道你回乡探望双亲,将顺心如意地渡过通达的渡口。
清晨在汀洲解开船缆,在烟水迷蒙的春色里扬起风帆。
一路吟诗远望芳草萋萋,赊来美酒欣赏沿途繁花似锦。
回到家中向父母拜贺庆寿,月中桂树的香气仿佛沾满你身。
展开
知识点
1. 归觐:古代指官员或士人回乡拜见父母,体现儒家孝道文化。 2. 先辈:唐代对科举及第者的敬称,不同于现代语义。 3. 蟾枝典故:源自《晋书》中郤诜以“蟾宫折桂”比喻科举及第,后成为登科的象征。 4. 唐代送别诗特点:常融合景物描写与情感寄托,风格或豪迈或婉约。 5. 庭闱:出自《文选》,代指父母,凸显家庭伦理观念。
展开
古诗注解
归觐省
:回乡探望父母。觐,拜见尊长;省,探亲。
通津
:四通八达的渡口,喻指顺畅的水路。
牵吟
:一路行走一路吟诗。
贳酒
:赊酒,此处指买酒畅饮。贳,赊欠。
拜庆庭闱
:回家拜见父母并庆贺团圆。庭闱,父母居处,代指父母。
蟾枝
:月宫中桂树的枝条,传说月宫有桂树,此处喻指荣耀与喜庆。
展开
讲解
本诗通过水路归乡的意象串联全篇,首联“称意涉通津”为全诗定下轻快基调;中间两联以对仗工整的笔法描绘舟行春景,暗含对友人洒脱性情的赞赏;尾联“蟾枝”用典含蓄,既点明姚端的“先辈”身份,又赋予其衣锦还乡的祥瑞色彩。诗人将离别愁绪转化为对友人人生盛事的赞美,展现了唐代送别诗中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展开
古诗赏析
全诗以“归宁”为主线,首联点明友人归乡事由与路途顺畅;颔联以“解缆”“张帆”勾勒出行舟的动态美,融入“汀洲晓”“烟水春”的清新意境;颈联通过“牵吟”“贳酒”展现旅途的诗意与闲适,以“芳草远”“乱花新”烘托春色烂漫;尾联聚焦“拜庆”场景,用“蟾枝香满身”隐喻友人科场得意、荣归故里的光辉。诗句语言明快,意境开阔,将离别之情转化为对友人的深情祝福。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为唐代诗人李中所作,是一首送别友人姚端归乡省亲的赠诗。唐代士人重视科举及第后归乡“拜庆”的礼仪,姚端作为“先辈”(对及第者的尊称)衣锦还乡,诗人通过描绘旅途春色与归家喜庆,表达对友人前程似锦的祝愿,反映了唐人重视孝道与功名的社会风气。
展开
作者信息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李中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
古诗数量:
295
名句数量:
1054
作者其他古诗
1
渔父二首
1万阅读
2
暮春怀故人
1万阅读
3
春苔
1万阅读
4
魏夫人坛
1万阅读
5
献乔侍郎
1万阅读
6
喜春雨有寄
1万阅读
7
春日作
1万阅读
8
钟陵禁烟寄从弟
1万阅读
9
思旧游有感
1万阅读
10
腊中作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