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夔州病中
夔州病中
王周 〔唐朝〕
隐几经旬疾未痊,孤灯孤驿若为眠。
郡楼昨夜西风急,一一更筹到枕前。
写风
古诗译文
靠着几案已经病了十多天,还未痊愈;孤独的灯光和孤独的驿站,让我难以入眠。昨夜郡楼西风呼啸,一声声更筹声传到我的枕前。
展开
知识点
这首诗是七言绝句,作者王周是唐朝诗人,曾任夔州刺史等职。诗中使用了“隐几”和“孤驿”等意象来表现孤独,“更筹”是古代计时工具,常用于诗歌中象征时间流逝。该诗反映了唐代文人的疾病和旅途生活,是研究唐代社会文化和诗歌艺术的重要素材。
展开
古诗注解
隐几
: 靠着几案,指病中倚靠家具休养。
经旬
: 经过十天,形容病时间较长。
疾未痊
: 疾病没有痊愈,表达病痛持续。
孤灯孤驿
: 孤独的灯光和孤独的驿站,象征旅途或病中的孤寂环境。
若为眠
: 如何能够入睡,形容失眠的痛苦。
郡楼
: 郡城的楼阁,可能指诗人所在地的建筑。
西风急
: 西风急促,暗示秋夜寒冷和心情凄凉。
更筹
: 古代夜间报时的竹签或声音,用于计时。
到枕前
: 传到枕边,表示声音清晰可闻,突出失眠状态。
展开
讲解
这首诗以病中为切入点,通过具体景物描写抒发了诗人的孤寂情感。首句“隐几经旬疾未痊”直接交代病况,第二句“孤灯孤驿若为眠”强化孤独氛围,后两句“郡楼昨夜西风急,一一更筹到枕前”以听觉细节渲染夜的漫长和失眠之苦。讲解时,可重点分析意象的运用和情感表达,帮助读者理解唐代诗歌的抒情手法和时代背景。同时,这首诗可用于教学,探讨疾病与文学的关系,以及古代文人的心理世界。
展开
古诗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病中的孤寂场景,通过“隐几”、“孤灯”、“西风”、“更筹”等意象,生动地传达了诗人的内心孤苦和失眠之痛。前两句直接点明病未愈和孤独难眠,后两句以景抒情,用风声和更声烘托出夜的漫长和心灵的煎熬。整体上,诗歌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唐代诗歌注重抒情和写实的特点,展现了王周作为官员诗人的细腻情感。
展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朝诗人王周在夔州(今重庆奉节一带)任职期间,当时他身患疾病,孤独地在驿站中养病。通过描写病中的孤寂环境和夜晚的风声、更声,表达了诗人对病痛的无奈、旅途的孤独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唐代文人在仕途生活中的常见情感。
展开
作者信息
王周,明州奉化(今属浙江)人。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进士(《乾道四明图经》卷一二)。乾兴元年(1022)以大理寺丞知无锡县。仁宗宝元二年(1039)又以虞部员外郎知无锡县(《咸淳毗陵志》卷一○)。庆历中知明州(《实庆四明志》卷一)。又尝知抚州(清光绪《抚州府志》卷三五)。皇祐四年(1052)致仕,归荆南(《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八《送光禄王卿周致仕归荆南》)。
古诗数量:
118
名句数量:
312
作者其他古诗
1
志峡船具诗。橹
1万阅读
2
会哙岑山人
1万阅读
3
和杜运使巴峡地暖节物与中土异黯然有感诗三首
1万阅读
4
石首山
1万阅读
5
霞
1万阅读
6
巫山公署壁有无名氏戏书二韵
1万阅读
7
路次覆盆驿
1万阅读
8
藕池阻风,寄同行抚牧裘驾
1万阅读
9
和程刑部三首。清涟閤
1万阅读
10
泊姑熟口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