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远公墓
远公墓
灵澈 〔唐朝〕
古墓石棱棱,寒云晚景凝。
空悲虎溪月,不见雁门僧。
写景
写云
古诗译文
荒凉的古墓石碑棱角分明,寒冷的晚云在天边凝滞。徒然对着虎溪的月色伤悲,再也见不到雁门的高僧。
展开
知识点
灵澈中唐诗僧,工律体,与刘禹锡唱和 慧远东晋高僧,净土宗初祖 虎溪三笑:慧远送陶渊明、陆修静典故 雁门:古郡名,今山西代县地区 五言绝句体裁,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展开
古诗注解
石棱棱
:石碑棱角分明貌
寒云
:凄冷的云气
虎溪
:庐山溪名,慧远送客不过此溪
雁门僧
:指慧远大师,雁门楼烦(今山西代县)人
展开
讲解
首句以墓石起兴,棱角分明的石碑暗示岁月侵蚀与精神永存的双重意味。次句"寒云凝"构成空间凝固感,奠定全诗悲怆基调。后联巧用慧远典迹:"虎溪"指向其送客不过溪的著名佛典,"雁门"点明大师籍贯。两处空间意象与眼前墓茔形成三重时空叠印,在"空悲"与"不见"的强烈情感张力中,完成对佛门典范的崇高礼赞。全诗二十字涵盖千年佛脉传承,堪称唐代佛家诗歌典范。
展开
古诗赏析
全诗以冷峻意象构建悲怆意境。"石棱棱"显墓茔沧桑,"寒云凝"状环境寂寥。后联用"虎溪月"与"雁门僧"意象对照,将空间延展至慧远生平重要场所,在虚实相生中强化历史怅惘感。结句"不见"二字道尽永恒的失落,展现对佛门大德的无限追思。
展开
创作背景
唐代诗僧灵澈赴庐山凭吊东晋高僧慧远墓所作。慧远开创净土宗,结白莲社,在庐山弘法三十余年。灵澈仰慕其德,面对荒冢追思先贤。
展开
作者信息
灵澈(746~816),本姓汤氏,字源澄,越州会稽(今绍兴)人。云门寺律僧,驻锡衡岳寺。著有《律宗引源》廿一卷。与刘禹锡、刘长卿、吕温交往甚密,互有诗相赠,享誉当时诗坛。
古诗数量:
19
名句数量:
72
作者其他古诗
1
西林寄杨公
1万阅读
2
奉和郎中题仙岩瀑布十四韵
1万阅读
3
答徐广叔四问
1万阅读
4
东林寺酬韦丹刺史
1万阅读
5
闻李处士亡
1万阅读
6
天姥岑望天台山
1万阅读
7
宿东林寺
1万阅读
8
简寂观
1万阅读
9
元日观郭将军早朝
1万阅读
10
听莺歌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