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凉喜无讼,霁色摇闲情。
暑退不因雨,陶家风自清。
凝弦停片景,发咏静秋声。
何事禅中隐,诗题忽记名。
夜晚凉爽,庆幸没有诉讼烦扰,雨后晴空让闲适的心绪摇曳。 暑气消退并非因为下雨,陶渊明般的家风自然清雅。 停下琴弦凝望片刻景色,吟咏的诗句让秋声更显静谧。 为何要在禅意中隐居?诗题忽然记起你的名字。
本诗通过“夜凉”“霁色”“秋声”等意象层层递进,构建出空灵淡远的意境。前两联写景抒怀,后两联转入人事。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暑退不因雨”的哲理表达:真正的清凉来自内心修养,非外力所致。尾联“诗题忽记名”既点明酬答主题,又以“忽”字体现灵感顿悟的禅意,与皎然的僧人身份相呼应。全诗体现了唐代文人将禅理融入诗歌的艺术特色。
全诗以“夜凉”开篇,营造出静谧安适的氛围。“霁色摇闲情”巧妙将自然景色与心境结合,体现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颔联以“陶家风”喻友人品格,突出其清雅脱俗。颈联“凝弦”“发咏”动静相生,展现文人雅趣。尾联以反问收束,既点明酬答之意,又暗含对友人隐逸之志的共鸣。语言清新自然,意境空灵悠远,体现了皎然作为诗僧的独特风格。
此诗作于唐代,是皎然酬答友人杨明府华的诗作。当时杨明府在雨后小亭对月有感而作诗寄予皎然,皎然以此诗回应。诗中既描绘了秋夜清凉、闲适的意境,又通过“陶家风”“禅中隐”等典故,表达对友人高洁品格的赞赏和对其隐居志向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