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汀洲上,东楼欲别离。
春风潮水漫,正月柳条寒。
旅逸逢渔浦,清高爱鸟冠。
云山宁不起,今日向长安。
在万里之外的汀洲岸边,我站在东楼与你依依惜别。 春风中潮水漫涨,正月的柳条仍带着寒意。 旅途中偶遇渔浦的宁静,清高之人偏爱那自由的白鹭。 云山怎能不令人留恋?但今日你终将奔向长安。
本诗讲解需注意三点:其一,僧人作送别诗的特殊性,皎然将佛家超脱与世俗情谊巧妙结合;其二,时空描写的层次感,从眼前汀洲到远方长安,从正月寒意到春风潮水,形成立体意境;其三,"鸟冠"等意象的双关意义,既写实景又喻人格,体现唐诗"象外之象"的艺术特色。
全诗以"万里"开篇,空间感与离情交织。颔联"春风""正月"形成冷暖对比,既写实景又暗喻仕途艰辛。颈联"渔浦""鸟冠"凸显隐逸之趣,尾联"云山""长安"的取舍中,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矛盾而真挚的祝愿。皎然诗风清丽,此篇尤显其"诗中有画"的特色。
此诗为唐代诗僧皎然送友人方巨返京所作。皎然虽为僧人,却与文人交往密切。诗中既有对友人赴京求仕的祝福,又隐含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唐代僧俗交融的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