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宾驭散,岐路起悲风。
千里勤王事,驱车明月中。
寒生洞庭水,夜度塞门鸿。
处处堪伤别,归来山又空。
长亭送别宾客散去,岔路口吹起悲凉的秋风。 为君王之事奔波千里,车马疾驰于明月之下。 洞庭湖水泛起寒意,夜空中飞过边塞的鸿雁。 处处都是令人伤感的离别,归来时山中更显空寂。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复杂情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将离别的伤感与人生的无常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诗中“千里勤王事”一句,既是对友人忠诚的赞美,也暗示了其远行的艰辛。“处处堪伤别”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与哀伤。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皎然作为诗僧的独特艺术风格。
此诗以秋夜送别为背景,通过长亭、岐路、明月、寒水、鸿雁等意象,营造出凄清悲凉的氛围。首联写送别场景,宾朋散去,秋风萧瑟,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颔联写友人远行,千里奔波,明月相伴,既表现了友人的忠诚勤勉,也暗含诗人对其的关切。颈联转而写景,洞庭寒水、塞门飞鸿,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伤感。尾联直抒胸臆,以“处处堪伤别”总结全诗,并以“山又空”作结,余韵悠长,令人回味。
此诗为唐代诗僧皎然送别友人李长史纵时所作。皎然虽为僧人,但交游广泛,与文人雅士多有往来。诗中描绘了秋夜送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不舍与伤感,同时也透露出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