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题报德寺清幽上人西峰
题报德寺清幽上人西峰
皎然 〔唐朝〕
陈世凋亡后,仁祠识旧山。
帝乡乔木在,空见白云还。
双塔寒林外,三陵暮雨间。
此中难战胜,君独启禅关。
写雨
写山
写云
写塔
古诗译文
陈朝灭亡之后,这座仁德之祠依然能辨识旧日山景。帝都的乔木依然挺立,只能空望着白云归返。两座古塔矗立在清冷的林外,三处皇陵笼罩在暮雨之间。这尘世纷扰难以超脱,唯有您能开启禅定之门。
展开
知识点
1. 作者皎然:唐代诗僧,俗姓谢,字清昼,吴兴(今浙江湖州)人,是南朝谢灵运的后代。其诗多咏山水、寓禅理,是唐代诗僧中的杰出代表。 2. 历史背景:陈朝是南北朝时期的最后一个朝代,于589年被隋朝所灭。诗中“陈世凋亡”即指此事。 3. 佛教文化:唐代佛教兴盛,寺院不仅是宗教场所,也是文人雅集、诗歌创作的重要空间。“仁祠”“禅关”等词反映了佛教文化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4. 诗歌意象:诗中“乔木”“白云”“寒林”“暮雨”等意象,既写景又寓情,体现了唐代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展开
古诗注解
陈世
:指南朝陈朝(557-589年),此处代指逝去的朝代。
仁祠
:指佛寺,即报德寺。
帝乡
:帝王所居之地,指陈朝故都建康(今南京)。
双塔
:佛寺旁的塔,可能指报德寺的建筑物。
三陵
:可能指陈朝多位皇帝的陵墓。
禅关
:禅定之门,比喻修禅悟道、超脱尘俗的境界。
展开
讲解
此诗以历史遗迹起笔,通过今昔对比,抒发了诗人对朝代兴衰、世事无常的深沉感慨。首联“陈世凋亡后,仁祠识旧山”,以陈朝灭亡与古寺犹存相对照,暗示历史变迁中宗教的恒常性。颔联“帝乡乔木在,空见白云还”,以乔木之恒与白云之变,进一步烘托人世无常的禅意。颈联“双塔寒林外,三陵暮雨间”,以双塔、三陵等具体景物,营造出苍凉寂寥的意境。尾联“此中难战胜,君独启禅关”,则点明主题,赞颂清幽上人能够超越尘世纷扰,达到禅定的精神境界。全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融历史感怀与禅理于一体,展现了皎然作为诗僧的独特艺术风格。
展开
古诗赏析
此诗以报德寺为背景,通过“陈世凋亡”“帝乡乔木”“双塔”“三陵”等意象,勾勒出一幅历史沧桑与自然永恒交织的画卷。前两联以陈朝灭亡与古寺犹存形成对比,暗含人世无常之理。颈联以“寒林”“暮雨”渲染萧瑟氛围,暗示尘世纷扰。尾联笔锋一转,以“君独启禅关”赞颂清幽上人超然物外的禅悟境界。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皎然作为诗僧对历史、自然与禅理的深刻思考。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为唐代诗僧皎然拜访报德寺清幽上人时所作。报德寺位于陈朝故都建康(今南京)附近,当时陈朝已灭亡百余年。皎然借古寺、皇陵等遗迹,抒发了朝代兴亡、世事无常的感慨,并赞颂清幽上人能超脱尘世、潜心修禅的境界。
展开
作者信息
皎然,唐代诗僧。生卒年不详。俗姓谢,字清昼,吴兴(浙江省湖州市)人。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其诗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
古诗数量:
567
名句数量:
2077
作者其他古诗
1
寻陆鸿渐不遇
1.1万阅读
2
寻陆鸿渐不遇
1.1万阅读
3
送灵澈
1.1万阅读
4
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1万阅读
5
禅诗
1万阅读
6
与潘述集汤衡宅怀李司直纵联句
1万阅读
7
浣纱女
1万阅读
8
九月十日
1万阅读
9
湖南兰若示大乘诸公
1万阅读
10
山月行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