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送柳察谏议叔
送柳察谏议叔
皎然 〔唐朝〕
东城南陌强经过,怨别无心亦放歌。
明日院公应问我,闲云长在石门多。
写云
怨别
古诗译文
我勉强经过东城和南陌,虽然心怀离别的怨恨,却无心之中放声歌唱。明天院公或许会问起我,我就像那闲云,常驻在石门多自在。
展开
知识点
皎然(720-800),唐代著名诗僧,俗姓谢,字清昼,是谢灵运的十世孙,以山水隐逸诗著称。 《送柳察谏议叔》是一首送别诗,属于唐代常见的赠别题材,反映了文人间的交往与佛教思想。 诗中“石门”可能指浙江湖州的石门山,皎然曾在此隐居,增添诗歌的地域文化色彩。 诗歌采用七言绝句形式,语言凝练,意象鲜明,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成就。
展开
古诗注解
东城
: 指城市东部的区域,常与送别或离别场景相关。
南陌
: 南边的道路,陌指田间小路,这里泛指道路,象征离别之路。
怨别
: 怨恨离别,表达离愁别绪的情感。
放歌
: 放声歌唱,表示一种释然或超脱的心态。
院公
: 可能指寺院中的长者、主持或朋友,这里或许是对友人的尊称。
闲云
: 悠闲的云朵,象征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
石门
: 可能指地名,如皎然曾隐居的石门山,或泛指隐居之地,代表宁静与超脱。
展开
讲解
这首诗通过具体意象和情感对比,深入表达了离别与超脱的主题。前两句写诗人勉强经过东城和南陌,虽怨别却放歌,展现内心矛盾;后两句以院公的问询和闲云石门的比喻,转向对宁静隐居生活的向往。讲解时应注意诗歌的结构层次:从现实离别到未来展望,情感从压抑到释然。皎然作为诗僧,将佛教超脱思想融入送别诗,使作品不仅表达友情,更升华到人生哲理的层面,值得细细品味。
展开
古诗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前两句“东城南陌强经过,怨别无心亦放歌”描绘了离别时的勉强与矛盾情感,既怨恨别离,又通过放歌来释怀。后两句“明日院公应问我,闲云长在石门多”转向对未来的想象,以“闲云”和“石门”象征超脱和隐居,意境深远。整体语言简洁,情感真挚,展现了皎然清丽淡雅的诗风,融合了情感与哲理,体现了僧人的豁达心态。
展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僧皎然为送别友人柳察谏议叔所作。柳察可能是一位官员,谏议叔或许是其官职或尊称。皎然作为僧人,常与文人交往,诗中融合了离别之情与佛教超脱思想,反映了唐代送别诗的特色,以及皎然个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展开
作者信息
皎然,唐代诗僧。生卒年不详。俗姓谢,字清昼,吴兴(浙江省湖州市)人。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其诗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
古诗数量:
567
名句数量:
2077
作者其他古诗
1
寻陆鸿渐不遇
1.1万阅读
2
寻陆鸿渐不遇
1.1万阅读
3
送灵澈
1.1万阅读
4
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1万阅读
5
禅诗
1万阅读
6
与潘述集汤衡宅怀李司直纵联句
1万阅读
7
浣纱女
1万阅读
8
湖南兰若示大乘诸公
1万阅读
9
九月十日
1万阅读
10
山月行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