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同,明日隔,何事悠悠久为客。
君怜溪上去来云,我羡磷磷水中石。
今日相聚欢,明日隔天涯,为何总在漂泊中长久为客? 你怜爱溪上自由来去的云,我却羡慕水中坚稳不动的磷磷石。
此诗可从三个层面解读: 1. 结构手法:前两句叙事设问,后两句意象对答,形成“起承转合”的经典结构。 2. 禅意表达:“云”喻万物无常,“石”表禅心不动,暗合《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3. 情感张力:表面是离别调侃,实则蕴含对人生状态的哲学思考——自由与安定、漂泊与归宿的辩证关系,体现皎然“诗情缘境发”的创作理念。
全诗以简练语言勾勒离别之态:前两句直指人生聚散无常,反问中透露出对羁旅的倦意;后两句通过“云”“石”意象对比,云之飘渺与石之沉稳形成张力,既表达对友人自由的欣赏,又暗含对自身修持的坚守。皎然以僧人之眼观世俗离别,禅意与诗意交融,淡泊中见深意。
此诗为唐代诗僧皎然赠别友人之作。皎然虽为僧人,却常与文人雅士交游,诗中通过“云”与“石”的对比,既调侃友人漂泊如云,亦暗含对自身修行如石般坚定的自勉,反映唐代僧俗交往的独特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