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雨哀风更不停,春光于尔岂无情。
宜须唤得谢豹出,方始年年无此声。
风雨交加中杜鹃的悲鸣声连绵不绝,春光对你难道就如此无情? 只有唤来谢豹(杜鹃别称)现身,才能让这哀声从此不再年年响起。
诗人以“咽雨哀风”营造压抑氛围,暗示时代苦难;第二句“岂无情”的反问,实为对统治者漠视民生的谴责。后两句用神话典故提出解决方案,但“方始”二字透露出无奈——唯有彻底改变现实,才能真正消除悲声。全诗在20字中完成“现象-质问-解决”的逻辑闭环,展现高超的艺术张力。
前两句以风雨中杜鹃的哀鸣起兴,用“岂无情”质问春光,凸显自然与人事的冲突;后两句引入“谢豹”传说,将神话与现实交织,提出“无此声”的理想愿景。全诗语言凝练,借物抒怀,体现了贯休诗风哀婉深沉的特点。
此诗作于晚唐社会动荡时期,贯休借杜鹃啼血的典故,暗喻百姓在战乱中的苦难。诗人通过“春光无情”的反问,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并寄托消除悲声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