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诗人贯休:唐朝至五代时期著名诗僧、画家,俗姓姜,字德隐。工诗,其诗风格奇崛,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亦擅画罗汉,笔法坚劲。
2. 画家孙位:又名孙遇,活动于唐末僖宗时期,黄巢起义后随驾入蜀。其画风雄放,擅长画人物、鬼神、龙水、松石等,对后世蜀地绘画影响深远。传世作品有《高逸图》。
3. 画家张僧繇:南朝梁代画家,吴中人。与顾恺之、陆探微、吴道子并称为“画家四祖”。以画佛像、龙著称,“画龙点睛”的成语即源于其传说。
4. 玉局观:古代成都著名道观,相传为太上老君降临讲授《北斗延生经》之处,在宋代曾设玉局观提举,是成都重要的文化地标。
5. 艺术手法:诗中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通过描写观者的反应(争看不敢近)和环境的渲染(寒泉万丈碧)来表现画作的艺术感染力,这是中国古典诗歌和艺术评论中常见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