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人扰扰,独自有闲心。
海上山中去,风前月下吟。
引猿秋果熟,藏鹤晓云深。
易姓更名数,难教弟子寻。
长安城中人们忙碌纷扰,唯有道人独自保持闲适心境。 他将前往海上仙山隐居,在清风明月下吟咏诗篇。 秋天果实成熟时引猿为伴,清晨云深之处藏匿仙鹤。 多次更改姓名遁世隐居,连弟子也难以寻其踪迹。
这首诗展现了典型的唐代隐逸主题。首联设置"扰扰"与"闲心"的对比,奠定全诗基调。颔联"海上山中去"点明去向,"风前月下"勾勒隐逸生活的诗意场景。颈联通过"猿"、"鹤"两个典型意象,以工整对仗描绘山中景致。尾联突出道人隐遁之彻底,连弟子都难以寻觅,强化了神秘色彩。全诗仅40字,却完整呈现了从尘世到隐逸的转变过程,体现了唐诗"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特色。
全诗通过对比手法,以长安的"扰扰"反衬道人的"闲心",突出其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中间两联描绘山中隐逸生活的诗意画面:秋果引猿、晓云藏鹤,充满道家仙气。尾联"易姓更名"的细节,生动表现了隐士彻底遁世的决心。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清远,体现了晚唐隐逸诗的风格特点。
此诗作于晚唐时期,当时社会动荡,文人多向往隐逸生活。尚颜作为僧人诗人,为道友徐道人送行而作。徐道人将远离喧嚣的长安,前往山中隐居修道,诗人通过此诗赞颂其超脱尘世的高洁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