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此种秋色,令人看莫穷。
正垂云梦雨,不奈洞庭风。
昔出长安道,独游隋苑东。
当时今日思,须信苦相同。
是谁种下这满目秋色,让人看也看不尽? 云梦泽的雨正低垂欲落,却敌不过洞庭湖的狂风。 昔日曾走出长安古道,独自漫游在隋苑之东。 当时与今日的思绪,方知苦涩竟如此相同。
此诗需关注三重对比: - 空间对比:云梦与洞庭、长安与隋苑,展现地理跨度中的漂泊感; - 时间对比:“当时”与“今日”呼应,强化物是人非的沧桑; - 情感对比:表面写柳之秋色,实则抒人生之“苦”,含蓄深沉。 艺术上,诗人善用意象叠加(雨、风、柳)和虚实相生(景与情),结尾“苦相同”三字力透纸背,堪称诗眼。
此诗为唐代诗僧修睦所作,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修睦身处晚唐,社会动荡,诗中“秋色”“苦相同”等意象,可能暗喻对时代衰落的感慨。诗人曾游历长安、洞庭等地,结合“昔出”“独游”等句,推测为晚年追忆之作,借柳抒怀,表达人生飘零与世事无常之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