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云根新布得,归仍半日在烟萝。
莫轻竹引经窗小,须信更深入耳多。
绕砌虽然清自别,出门长恐浊相和。
从此无心恋沧海,沧海无风亦起波。
何处新涌出的泉眼刚刚被发现,归来时半日已沉浸在烟萝之中。 不要轻视竹林引导的清泉流过窗前虽细小,要知道它深入耳畔的声音却很多。 泉水绕着台阶流淌,虽然清澈与众不同,但出门后却常担心与浑浊的世流相混。 从此不再有心眷恋那广阔的沧海,因为即使无风,沧海也会掀起波涛。
这首诗通过描写僧院中的清泉,表达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前四句写泉水的源头、流经竹林和窗前的景象,突出其清澈和幽静。后四句则通过对比泉水的清净与尘世的浑浊,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的情怀。最后两句以沧海无风亦起波为喻,暗示尘世的纷扰无法避免,唯有远离才能保持内心的宁静。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修睦作为僧人的禅意和超脱。
这首诗以僧院中的清泉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泉水的清澈和幽静。诗人以泉水喻指清净的修行生活,与尘世的浑浊形成鲜明对比。后两句“从此无心恋沧海,沧海无风亦起波”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超脱,即使无风,沧海也会起波,暗喻尘世的纷扰无法避免,唯有远离才能保持内心的宁静。
此诗为唐代僧人修睦所作,描绘了僧院中的清泉,表达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修睦作为僧人,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通过诗歌表达禅意和超脱尘世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