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息疏雨散,空山夏云晴。
南轩对林晚,篱落新蛩鸣。
白酒一樽满,坐歌天地清。
十年身未闲,心在人间名。
永怀君亲恩,久贱难退情。
安得蓬丘侣,提携采瑶英。
雷声停息,疏雨散去,空寂的山中夏日云开天晴。 傍晚时分在南窗下眺望树林,篱笆边传来新蛩的鸣叫声。 斟满一杯白酒,独坐歌唱天地的清明。 十年来身体未曾得闲,心却仍系于人世间的名利。 长久怀念君王与亲人的恩情,虽地位卑微却难以割舍这份情感。 如何才能遇到蓬莱仙山的伴侣,携手共采瑶池的仙草。
这首诗可分为三个层次:前四句写景,描绘了夏日雨后山中的清新景象;中间四句抒情,表达了诗人虽隐居山林却仍心系名利的矛盾心理;最后四句言志,抒发了对高洁理想境界的向往。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将自然景物的清净与内心的矛盾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艺术感染力。诗中"白酒一樽满,坐歌天地清"等句,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整首诗反映了唐代文人典型的仕隐矛盾心理,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雨后山中的清新景象,通过"雷息"、"雨散"、"云晴"等意象营造出宁静悠远的意境。诗中"白酒一樽满,坐歌天地清"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情怀,但随即又转入"十年身未闲,心在人间名"的矛盾心理,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典型的仕隐矛盾。最后以"安得蓬丘侣,提携采瑶英"作结,表达了诗人对高洁理想境界的向往。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中的佳作。
此诗作于唐代,诗人司马扎在山中隐居时所作。诗中既描写了山居生活的宁静闲适,又流露出对仕途名利的矛盾心理,反映了唐代文人普遍存在的"仕"与"隐"的思想挣扎。诗人寄诗给友人裴侍御,表达了自己虽身处山林却仍心系尘世的复杂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