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皆有托,君去独何亲。
阙下新交少,天涯旧业贫。
烟寒岳树暝,雪后岭梅春。
圣代留昆玉,那令愧郄诜。
人们出门都各有寄托,你离去为何独显情深。 京城中新近结交的朋友稀少,漂泊天涯故土家业清贫。 寒烟笼罩岳山树木暮色沉沉,雪后初晴岭上梅花报早春。 圣明时代定会珍视如玉才俊,怎会让你像郄诜般怀才不遇愧对君恩。
此诗情感脉络清晰:开篇点题设问,暗示友人此行特殊;接着以“新交少”“旧业贫”白描其困境;转而通过“雪后岭梅春”的意象转折,预示寒冬后自有春光;最后用典收束,既符合送别诗的劝勉传统,又巧妙以“圣代留昆玉”暗讽现实不公。艺术上,诗人善用对比手法(如“寒烟”与“岭梅”)和含蓄用典(郄诜反用),在有限的篇幅中构建了丰富的意蕴层次,体现了唐代送别诗融叙事、写景、用典于一体的典型特征。
全诗以平实语言传递深沉情感。首联以反问突出离别特殊性;颔联通过“新交少”“旧业贫”暗写友人身世飘零;颈联借景抒情,“烟寒”“雪后”既写实景又喻境遇,而“岭梅春”陡转暗含希望;尾联用典寄托,以“圣代留昆玉”的肯定和“愧郄诜”的反问,既慰藉友人又暗含鼓励。全篇情景相生,层次分明,在萧瑟意境中蕴含振作之力。
此诗作于唐代,是司马扎为送别科举落第后离京东游的友人而作。唐代科举竞争激烈,士子常多年不第,诗中既含对友人怀才不遇的宽慰,又暗含对友人未来再起的期许,展现了唐代文人送别诗中常见的劝勉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