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古城秋色多,送君此去心如何。
青山欲暮惜别酒,碧草未尽伤离歌。
前朝冠带掩金谷,旧游花月经铜驼。
行人正苦奈分手,日落远水生微波。
洛阳古城秋意正浓,送别你时我心中感慨万千。 暮色中的青山仿佛也在惜别,劝我们饮尽杯中酒;碧草未尽,离别的歌声已令人伤怀。 前朝的显贵早已湮没在金谷园的废墟中,昔日的繁华如花月般消逝在铜驼巷的旧梦里。 行人正为分别而愁苦,夕阳西下,远处的水面泛起微微波纹。
此诗教学可聚焦三个维度: 1. 意象解读:梳理"秋色-暮山-碧草-日落"的意象链,分析如何层层渲染离愁 2. 典故运用:比较"金谷""铜驼"在唐宋诗词中的不同用法 3. 情感升华: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如何将个人离愁升华为历史兴亡之叹 建议拓展阅读: - 对比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的怀古手法 - 联系李商隐《乐游原》的夕阳意象
全诗以"秋色"定调,通过三重时空交织: 1. 现实时空:暮山、别酒、离歌构成的送别场景 2. 历史时空:金谷园、铜驼街的前朝遗迹 3. 情感时空:"心如何""正苦"的深层心理描写 尾句"日落远水生微波"以景结情,微波既是实写水面,又隐喻诗人心中涟漪, 实现从宏阔历史到细腻情感的完美收束。
此诗作于晚唐时期,当时社会动荡,洛阳历经战火已不复盛唐气象。 司马扎送友人孔恂赴洛阳,借古都秋色抒写离愁,通过"金谷""铜驼"等意象, 暗含对时代衰落的感慨,将个人离别与历史沧桑融为一体。